【码头遗迹】
一踏进第二个传送门,阴冷的雾气就迎面袭来。
如果说欢愉庭院是蜜酒般的存在,借暖融融的空气、明亮如白昼的烛火让人沉睡其中。
那眼前就是一针彻底的清醒剂——
咸腥的海风,冰冷刺骨的温度,加上如野兽低吼的海面。
它们一涌而上不断刺激着你的神经,时时刻刻提醒你在哪里,时时刻刻提醒你身处危险。
维亚特已经等在前面了。
他直视着不断泛起泡沫的海岸,低声开口:“我让渡鸦巡飞了一圈,这是一处刚完工的港口,除了几间平房和市集,再没有其他的建筑物......远处有一颗直径20米的古树,可没有任何道路前往,外表也看不出异常。”
“这是什么?”
瑟茜敏锐地注意到了,在码头低矮的房屋中,突兀地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
石碑逆光,看不清上面的刻字和图案。瑟茜只能隐约看见“AH”的符号,缠在凸起的花枝纹饰里。
凯兰沿她的视线看去,转到石碑正面,“这是......”凯兰的声音难得不稳,“这是阿格哈荣的符号......这里是深水码头。”
“深水码头?”
“没错,这是深水码头,我在书中见到过。在阿格哈荣成立了这座依水而建的城市后,他主持修建的第一个码头。因为财力不足,所以建得十分简单,只有一条进港航道,就是那边——”
凯兰指向一条深灰色的隔离带,“可是,明明......阿格哈荣死后的第二年,这个码头就被翻新,它早就不长这样了。”
“也就是说,这是几百年前的深水码头。”瑟茜总结。
她望向四周——
这里的一切都可以用四个字代替:低生产力。
低矮的草房沿海岸排成一排,这就是渔民和船工们的家。
每家门口停着自己的破渔船,靠天养活,将捞上的鱼——1条,10条或一个不走运的空鱼篓拿到集市上卖,等到傍晚,再把剩下不新鲜的鱼当作晚饭吃掉。
几百年前,深水城的渔民就是这样生活的。
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几代,积累资金,开拓海域,最后竟然建立起海上的贸易道路。
低生产力是一切文明的开端,也是一切希望的开端。
-
日光熹微,穿过清晨的雾气,照在几百年的海面上。
几个人影各自从不同的屋里钻出来,一同聚集在海边,准备出海。
“他们身上没有活人的气息。”维亚特看向空无一物的空中,但他的眼神,就像是捕捉到了什么实物。“他们只是仿照几百年前人的幻影,日复一日,重复着几百年前的对话和动作。”
“你刚刚说过,这里还有一个集市。”瑟茜上前提议道,“不如我们先去集市,人多的地方总会有线索。”
毕竟,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关键,永远是这样。
如果他们想要发现这个幻象的漏洞,首先得找到人群聚集处,其次是观察,事无巨细地观察,直到发现破绽为止。
-
三人离开海岸,沿东行走1.5英里,右转。
空气里的鲜香味已经率先迎接了他们——这是深水码头的集市。每天早晨,年轻人出海渔猎,老人们则会留在集市,烹调饭食。
三人一进入集市,就吸引了大部分的目光。
瑟茜注意到,这里的人穿着几百年前的简单渔民服饰,用粗麻编织而成,通常只经过粗糙的剪裁,腰间别上麻绳系紧。
和他们相比,瑟茜等人的衣服简直不伦不类。
渡鸦注意到众人的目光,钻进了维亚特的斗篷,埋起脑袋。
离他们最近的是一个老婆婆,她正打算煮一锅鱼汤。瑟茜见她摊前正好还有3个座位,便走了过去。
老婆婆从背篓中拿出几条小海鱼,个头不一,背黄腹白。
这些鱼前一晚就用盐腌好,挂在窗台上风干了,表皮微微起皱。“嘶啦——”放进油锅,香味立刻被激出,老婆婆往锅里放入一些香料,耐心地轻压鱼面,一直等到表皮煎出油脂,再倒入开水,盖上盖子。
瑟茜上前付钱。
尽管手里的货币已经不流通了,但就算在几百年前,也没人会拒绝一块金币——这可是实打实,成色十足的金币。
很快,老婆婆为他们端来一小锅鱼汤。托盘下面垫着油纸,密密麻麻似乎写满了字,瑟茜想要抽出看看......
这时,她的余光捕捉到一个眼神——维亚特的眼神。他正盯着瑟茜手上的割伤,看起来若有所思。
瑟茜收回手,被割开的伤疤处隐隐作痛,她又想到欢愉庭院的经历——她几乎可以肯定,阿法斯特是故意让她留下血液的,可到底为什么呢?
她有点不安。
凯兰并没看见这一幕。她一进入集市,就开始环顾四周,收集信息。“纳薇忒鱼店......您的名字叫纳薇忒?恕我直言,这不是一个深水城名字,更像是北方那边的。”
“靠近北部森林一带,擅长打猎,而非渔猎。”维亚特补充道。
老婆婆吃惊地望着眼前的人,嗫嚅着说:“这没错......可......没错,我是从北部森林来的,和我的儿子一起。到处都是战争,我们一大家子从北边逃到南边,到了这儿,就剩下两个人了......”
瑟茜点点头,望去。
难怪她家的鱼比其他家都要小一点,原来并非渔民出身。
“新城市建立后,您的生活还好吗?”凯兰问她,“阿格哈荣有没有给民众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降低赋税,帮忙开荒?”
“有的......”纳薇忒老婆婆缓缓说,“但说实话,作用不大......因为大家都太穷了,老的老,残的残,很难一下子马上好起来。生活总是很多磨难的,前不久,我们这儿还突发了疾病,好像叫一种日光.....什么的......”
“日光时疫?”维亚特突然开口。
“是啊,就叫这个......一艘船都被封了,停在岸边,不许人接近。”
“请您标出位置,好吗?”
维亚特拿开铁锅,抽出一张垫纸对老婆婆说,“这是集市,这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这是对面的海岸。以此为基础,您帮忙标出封船的地点好吗?”
-
“维亚特,你发现什么了?”
瑟茜在海岸边寻找,一边大声问。呼啸的海风把她的声音吹得七零八落。
“日光时疫。”维亚特表情严肃,将垫纸递给瑟茜。
“这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只有生活在幽暗地域的卓尔才会得。因为长久见不到阳光,所以皮肤一接触光线,就全身溃烂、无法痊愈,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你的意思是——”
“没错。”维亚特点头,“这是几百年前的深水城,按道理不可能有卓尔的存在。只有一个解释了。”
瑟茜:“是昏睡蜘蛛的卓尔。”
-
瑟茜打开垫纸,图上标记的地方很快就要到了,甚至已经可以看见封船的桅杆。
她观察垫纸,在角落里看到一个名字:特纳女士。
“凯兰,”瑟茜突然说,“你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这是一则告示。”凯兰凑近,皱起眉头。
“用古深水城语写的,所以有点难认......大意是让大家专心工作,远离封锁船只,更不要好奇码头以外的世界。也许是过了宣传日期,所以被纳薇忒婆婆用来做垫纸了......落款是码头管理员,特纳女士。”
远离封锁船只,不要好奇码头以外的世界?
瑟茜加快步伐,维亚特的判断没有错——日光时疫,被封锁的船只,甚至特纳女士,一定都和昏睡蜘蛛的卓尔有关。
换句话说,这就是他们打破幻象,回到现实的关键点。
-
一艘船静静地停在岸边。
它被拴在一根木桩上,四周钉了木板,连唯一活动的木板门也绑了铁锁。一张警告标语贴在上面——“日光时疫感染区,严禁进入。”
“这只是个幌子。”维亚特说,“我感受不到任何疾病的存在。而且日光时疫也不会感染人类,更别提他们根本不是人类,只是几百年前的幻影。”
“看来卓尔只是吓唬他们。希望他们少管闲事,别到这来。”瑟茜笑了。
看来,这艘船上一定有什么东西。
凯兰砍断了铁锁,直接进入。
不一会儿,她带着满身灰尘和一沓本子出来了。
“我搜查过了,只有这些。”她将本子分给维亚特和瑟茜,“都是一些账目明细,还有草药清单,署名都是特纳女士。”
瑟茜接过。
翻开账本第一页第一行,瑟茜就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空气,单价5金币,月销量100次。
7月总计500金币。
原来真正的账本在这呢。
瑟茜翻查手中的本子,这里记录了昏睡蜘蛛开业以来所有的空气收入,总计超过几万金币。
其中,原料供货商正是乌尔班。
此外,还有少量关于草药和试剂制造的笔记。
“这里还有一个证件。”维亚特从手里抖出一张硬质卡片,“是特纳女士的,上面还有照片......她看起来不像几百年的人。”
凯兰也上前查看。“没错,她的衣着和我们很相似,她不是这里的居民幻影。”
瑟茜看去。
有那么一瞬间,瑟茜凝在原地。似乎能感到周身血液流动的声音,她开口——
“我见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