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旬后,明珏才默默离开文津楼,百城为他索引出的相关典籍与秘闻甚是繁多,饶是如此,他也没有能够从中直接得到相关的记载,而是在一一仔细查阅后,抽丝剥茧般得到了几缕模模糊糊的线索指向。
第一点,莲的形象在徽天域还算常见,但相应的灵物却并不多见,尤其品级高的更是凤毛麟角。第二点,从来没有任何只言片语透露出藕花村的故事。第三点,在他的记忆里,莲花,代表了很多意义。
常见,却又不普通。
明珏忽然觉得他的穿越重生迷雾重重,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只是,如今尚且还弱小的他无力探究,只能以待将来。
多思无意,他摇摇头,还是先提升修为,终有一日真相将大白,而且,至少现在他还未感受到任何恶意,他愿意去赌一次,赌一个尚且不错的未来!
于是乎,整理好心绪的明珏决定去剑岭一趟。
剑岭,上清宗秘地之一。
留有万千剑息,剑息不同于剑气和剑意,本源剑气与剑意太过霸道,恐伤了金丹期以下的修士,而剑息比起剑气的敌我不分,更为柔和一点,就像是削弱版的剑气,且因为只有到达元婴期的修士才能精准凝聚控制,所以上清宗为数不多的宗门规矩中就有这么一条明文规定:凡剑修至元婴期者,必于剑岭中留下剑息,以供同门聊备一说。并且往后每修为高深一个境界,都必须前来替换上一次留下的剑息,以做更新。
而山岭秘地情况特殊,可以将在外界无法久留的无形无质剑息化为实质,与本体剑身几乎一致,可供剑修更为直观地参习不同的剑道,故剑岭基本是剑道弟子必去的地方,但为了防止乱花渐欲迷人眼,又贪多嚼不烂,反而由此扰乱自己的修行,所以每个境界只能进入一次作参悟。
在山岭入口登记处留下进入的身份拓印,明珏带着师尊给他的封尘进入了这座寒光泠泠的山岭。
空、幽、寂,夹杂着一股冷硬的气息扑面而来。
连绵起伏的山丘高高低低,铁灰色的山体像一个个沉默寡言的护剑巨人,上面各处插满了如繁星一般,数也数不清的剑……若不提前知道,哪里能猜得到这一柄柄的剑其实都是由无形无质的剑息所化。
天地自然果然鬼斧神工,才能塑造出如此奇异的山岭。
明珏暗中感叹着一步一步走近这个只有剑的世界,更清晰了。
有本不该存在的锈斑包裹全部剑身的,鱼鳞一样的红锈层层叠叠,仿佛一场永不苏醒的自封;有亮丽如新剑面似镜的,在似有若无的风中嗡鸣,轻吟浅唱,好像在呼唤某一个人;有看着沉重到近乎笨拙的大剑,不同于常俗的细巧,高高得立于山巅,厚重的气息里自带血腥的杀气;有精巧优雅的像珍藏品一样的剑,剑身如秋水凝光,刃纹似冰裂云痕,光影交错间流彩隐现;更有普通得像是凡俗铁匠铺打出来的,灰扑扑的剑身暗淡无光,刃口甚至有些钝拙,可靠得近了,才依稀嗅到一丝奇诡的甜意,莫名让人脊背发凉,是一条剧毒的蛇;有繁复华美到镶嵌灵珠宝玉的,勾金画银,玩具一般,却传来一阵阵的威慑,令人心生不安。
许许多多,不同又相似,剑身成林,整座山岭就是巨兽的齿颚,锋利与腐朽兼具。
一点一点走在这片剑潮中,停驻在每一把剑的旁边,逐渐地,心与剑开始同频共鸣。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剑岭静默地看着剑修们来来回回,他们的道心、执念、追求,和其他的近乎所有,几乎都尽数融在了这一柄柄剑中,积淀了数不清的年岁。每一把剑,都几乎承载了一个人全部的人生,都铭刻着他们的感悟。在这里,剑息所化的剑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兵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对剑道近乎极致的追逐狂热,一颗道心的外化具象!
伸手轻触一把剑的剑脊部分,不多见的三脊设计,汲血暗示着此剑的杀意,剑本凶器,虽有百兵之君的美誉,更和百兵之王的枪、百兵之祖的棍、百兵之帅的刀,合称为“四大名器”,但兵器究其根本就是用来搏杀的,所以剑再怎么被世人推崇着称君道圣,它本身还是渴望着纵横天下,与同类进行搏杀,挣得头名,也渴望与其他的兵器一争高低,统领百兵!
指腹划过剑从,还未近刃,已是有锋锐冰寒的刺痛向着手指袭来,虽未流血,却是破皮了,微抬手指,于剑刃上翻转,便看到原本无暇的指腹上浅浅的痕迹纵横交错,能够瞬息冻伤血肉的凛冽在其中肆意流动。
明珏心下明白这把剑的主人如今境界远高于他,因此还未真正接近到剑刃,已经让他的手指受到了伤害,纵然剑息已经是非常温和的存在了,而之所以没有被剑息入侵到血肉里面,不过是因为他们拥有着相同的灵根,让他自己对这种寒冷的气息非常具有抵抗力和适应罢了。
如果换成刚刚触碰的是一把具有灼热气息的剑 ,明珏心知按自己如今不过筑基期的浅薄修为,恐怕会立马被火毒侵入肌骨,导致身受火海焚身之苦,自己还是大意了,如今的自己不过至多是能走马观花一样地过目一下这漫山遍野的剑,感受感受它们最直白浅显的气息,若是想要深入感悟一番,还不够资格。
吉星高照的是,自己恰巧心生想要碰触一番念头的剑,其主人刚好与自己同灵根,也使得自己并未受到太大的伤害,此番行为,需得自己引以为戒——万事不得鲁莽。
明珏按下心中念想,不再试着亲手触碰眼前的这把剑,只以目光细细地端详起来,此剑位于山腰处,却在周围一里都没有其他剑的存在,足以证明厉害之处。
剑身通体幽蓝,可能锻造主体是阴凝玉,传说是只有至阴之地才会凝结的一种灵玉矿石,色泽晶莹流丽,其上剑脊有三,剑刃锋口处有极其细小的白晶闪烁其中,应该是用虽不多见但也不算稀罕的冰晶石心碾碎成屑后铺撒其中再进行煅烧的。
冰晶石心,可以聚拢离散的冰属性灵气,因此很受冰灵根修士的喜爱,又因不算难得,多数冰灵根修士都喜欢镶嵌在兵器或饰品上,粉末状的冰晶石心,更多的是被熔于各种布料中,兵器中掺杂冰晶石心的粉屑倒是不多见,也算别具一格了。
剑尖处额外一抹银线,盈盈闪闪,无论哪个方位看过去都忽略不了这抹银弧,凑近细看,似银非银,似金非金,色泽却动人已极,隐隐间还有些许阴寒之气,这是什么材质?
明珏在脑海中不停地检寻,唯一符合所有表象的,他微微诧异,难道是太□□华?!因其呈现出来的形式特性,也被称为太阴玉露。
如若说阴凝玉是世间罕有的灵矿石,那太阴玉露便称得上是个机缘性的天材地宝,仅次于帝流浆,乃是普通月华之力的具象化,虽比不上可能会在庚申夜出现的月华精气中的精华——帝流浆,却也一滴胜得过万千缕月光,狐狸拜月一岁,还比不上这一滴太阴玉露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这稀罕性,足以让每一个需要月华之力修行的修士眼红,若放到外界去拍卖,恐怕他们会争得头破血流,尤其在这个不知为何已有千年没有帝流浆落下的徽天域!
当然,明珏忍不住在心中默默吐槽一句,从前生活的蓝星,更是从没见过,帝流浆只存在于古老的不可追溯的神话传说里,他能知道并且有些微了解,还是托福自己喜爱看各种杂书,才有所涉猎。
结合今生所浏览过的各种典籍秘闻要事,他猜测千年前一甲子一落非常规律的帝流浆之所以千年没有出现,是否是徽天域出了什么变故,遭了月母的厌恶,才导致不再有帝流浆这种堪称慷慨的顶级天材地宝的出现?亦或是月母出现了什么意外之变?更甚是,洪荒出了问题?
明珏略思考了一下就罢,这种事情对现在的他来说还属于是遥不可及,现在多思不过徒添烦恼,和他的穿越重生差不多都是只能等待将来解决的问题,或者,将来也,无法解决。
思绪重新回到太阴玉露上,明珏暗暗感概果然修士能修为精进,都各有机缘。
太阴,太阴,皎月的别称,与太阳相对,是至高无上的古老存在之一。如果说帝流浆是月母亲自送来的一场月之造化,那太阴玉露便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奇迹,有一种特殊的宝地,久沐月华,经过漫长到不可思议的时光,方才度极则反,转化成一滴滴似轻又重的玉露。玉露表面光滑如镜,触之不沾手,泄地散成珠,烈火烧不尽,冷水不相溶。
而此剑上的太阴玉露,看量约莫有数滴,经过千锤百炼,再辅以特殊手法,方才形成如今看到的这一弧无法忽视的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