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暗恋留白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陶林逸坐阵指挥,他们配合默契,加上操作不赖。一路玩下来,他们临时组成的战队,披荆斩棘,拿了几连胜,胜负心都燃起来了。

桌上的东西全是吃剩的盘子,夏坤宇一把推开,站起来扭动胳膊,嚷嚷道:“这地方太小了,活动不开。走,咱们换个宽敞点的地方,继续拿几个成就。”

“好耶!”陶林湛第一个举手响应。

陶林逸把手机一放,休息下眼睛。

指挥除了操作自己的人物,还要调地图,看全盘大局,看队友看敌方,规划路线……这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特别费心力。

陶林逸已经累了,松松手腕说:“都几点了,玩什么玩,吃完饭该回去了。”

他这么一说,像炸了马蜂窝。

夏坤宇差点跳脚,他正兴头上,不愿意被打断:“大佬,我们才刚开始好不好!”

于思丝和孙琦都不答应:“再玩一会!再玩一会!”

陶林湛一起求情:“哥,还不到七点,难得出来一趟,我们找个地方玩一玩嘛。”

李崧抱着水杯默不作声,玩不玩的,他兴趣没那么大,反正他有的是机会和陶林逸开黑。

夏坤宇哭丧脸,要不是隔着一个李崧,他都想上去抱住陶林逸的胳膊不撒手:“林逸哥林逸哥林逸哥!”

他们嗷嗷几嗓子,快把人家餐厅给掀了。

旁边的客人都在侧目,陶林逸觉得太阳穴直跳,他按按额角:“你们小点声。”

“林逸哥林逸哥林逸……”于思丝和孙琦压低声音,幽魂似的喊,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陶林逸无奈:“行吧,你们挑个地方,一会不能这么大声了。”

他们蹦起来,张大嘴巴,无声欢呼!

从自助餐厅出来,陶林逸让他们先去找家店,他去自动售卖机买点东西,李崧陪他一起去。

自动售卖机一般在楼梯的拐角。

陶林逸挑一会,点瓶咖啡,掏出手机扫码。

咖啡从出口掉出来,李崧弯腰拿在手上,不给他:“晚上了,不能喝咖啡。”

陶林逸伸懒腰,语气低迷:“没什么精神,喝点咖啡提提神。”

高三的功课重,周考月考摸底考,天天都在考试,每一次排名名次就是他们成绩的直接体现。

陶林逸因为那次滑翔下坠,在次月的考试,前所未有地拿了班级第一。

也就是那次,萧老师发现,陶林逸的成绩还有提升的空间,盯他盯得紧。每次大考结束,萧老师必定找他谈谈心,说陶林逸就吃这一套,搞得陶林逸头大。

陶林逸说最近没打游戏,不是推辞,他没时间没功夫玩游戏,闲着没事,就拿出题来刷。难得休息一天,他想睡觉睡一天的,全用来陪他们了。

这些李崧都知道,看他没精打采的样子,他后悔叫他出来。

李崧说:“累了我们就回去吧,不用非得陪他们。”

“玩一次就要尽兴,谁知道还能玩几次?像我初中那会儿,统共就出来那么两三次。后来约了几次,都找不到合适的时间聚会。”陶林逸朝他伸手,“快给我。”

“那喝茶,我给你选。”李崧在机器上点了几下,选杯可冲泡的茶饮,“一会我去店里,要点热水给你冲。”

陶林逸按按眉心,没力气和他争。

走了一段路,李崧手里的咖啡,在陶林逸面前晃来晃去,他忿忿不平:“什么毛病,明明有现成的,为什么非得喝热茶。”

“茶比咖啡健康。”李崧把咖啡换到另一边,免得他看到。

陶林逸斜了他一眼:“再泡几颗枸杞,养生是吧?小老头。”

李崧看着他说:“老头子喝的。”

“老头子才劝人喝茶,我喝咖啡,快给我。”陶林逸笑了笑。

李崧自知说不过他,闷头朝前走。

李崧打小不爱说话,陶林逸有时候喜欢逗逗他,让李崧叫他哥哥,不然他就是小闷豆,小臭屁,小傲娇,小笨狗……反正乱给他取个外号。

“小闷豆快出声,说话啊。”陶林逸越这么逗他,李崧越不说,急了他就跑,惹不起,他躲得起。

现在李崧长大了,不躲了,性格没变,依旧是小闷豆一个。

怪好玩的,陶林逸想到就乐:“哎,你还学不会斗嘴啊。”

李崧绷着脸,黑沉沉的眼睛看着他:“幼稚。”

陶林逸笑得不行,没忍住,在他脸上戳一下:“你不幼稚,你是严肃的小老头。”

夏坤宇等不及,跑出来找他们:“聊什么那么开心,走这么慢,我还以为你们迷路了,快点。”

陶林逸笑着没说话。

夏坤宇忽然凑近打量李崧,奇怪道:“怎么回事,你的脸是不是有点红。”

李崧没理他,走了两步,想起什么,他把咖啡抛给夏坤宇:“送你了。”

“啊?”夏坤宇莫名其妙接住,“给我买的?”

“……嗯。”李崧随口答应。

夏坤宇呆了一瞬,感动道:“好兄弟,一会玩游戏,我绝不在你背后捅刀子!”

他们找了个玩桌游的店,墙面贴的暗红色丝绒,水晶吊灯低低的,光线幽暗,有股神秘的氛围感。

其他房间都玩剧本杀,卡牌游戏,要不然就变魔术。只有他们这,每个人拿出手机,接上充电线。

“要我说,直接去网吧得了。”于思丝把背包放在凳子后面。

孙琦从包里拿出卫生纸,擦擦桌子:“这回主要是吃饭,没想到嘛。下次咱们约个时间再出来,专门组队玩游戏。”

陶林逸他们进来了,夏坤宇点了一些小吃拼盘。

李崧找服务员要了热水,泡好茶,放在陶林逸手边。

然而,没等他们开始,陶林逸和陶林湛的电话,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

两兄弟对视一眼,走出游戏包间,找个安静的地方。

从店的后门出去,是一条僻静的林荫街道,陶林逸走到一棵树下。

电话刚接通,陶镇涛劈头盖脸问:“你弟弟是不是跟你一起?”

陶林逸手指一凉:“是,弟弟就在我旁边,怎么了?”

“你们一起回来吧。”陶镇涛说。

接这通电话之前,陶林逸预感不太好,心忽然跳得很慌,他问:“爸,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电话里不好说。”陶镇涛的语气情绪很平静,是那种大事来临的平静。

陶林逸看了眼不远处的弟弟:“说吧。”

许是陶林逸的语气严肃,陶镇涛没顾左右而言他,直接承认了:“嗯,下周一吧,我准备申请破产,以后你也不用去李家了。”

父子两人默了片刻。

陶镇涛说:“你们直接回来吧。”

陶林逸简洁回答:“好,我马上带弟弟回家。”

陶林湛挂掉电话,走了过来。

“杨阿姨给你打的?”陶林逸猜测。

“嗯。”陶林湛声音有些发抖。

“都知道了?”陶林逸看着他。

陶林湛眼眶有点红:“哥……”

这种糟糕的时刻,往往需要亲人的支持。

陶林逸揽住弟弟的肩膀,用力握了握:“没事没事,天塌不下来。”

两兄弟回游戏房间,跟大家打声招呼,说家里有事,先走了。

夏坤宇看他们脸色不好,都不敢多问:“好好,忙你们的吧,不用管我们。”

李崧站起来,他想说什么,但没说出口,最后沉默着目送他们离开。

走到大街,陶林逸拦了辆出租车。

后座上,陶林湛紧紧挤着他哥,两个人靠着,他没那么慌。

陶林逸从头到尾,没什么太大的反应,陶林湛问:“哥,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陶林逸摸摸他的脑袋:“也没多久。”

傍晚时分,道路两边行人多,出租车压着速度,开得不紧不慢。

陶林湛看着车窗外,天色晦暗不明,嘈杂的闹市声吵得他心神不定。

不知道陶镇涛破产之后,他们的生活会变得多糟糕。

陶林湛不由胡思乱想,什么愁云惨淡,流落街头捡垃圾,吃不饱饭,上不了学……心里特别害怕。

“哥,”陶林湛忐忑不安问道,“以后我们会怎么样?会过得很惨吗?”

陶林逸白他一眼:“别瞎说,以前怎么样,以后还是怎么样。你是学生,正常上学放学,好好给我考试,没了。”

陶林湛明显不信:“给你说的,跟没事一样。”

“影响肯定有,你以后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了,要懂得节约。”陶林逸想了想,“总的来说就是这样,和你牵扯不大。”

至少对陶林湛来说是这样。

陶林逸现在高三,他盘算着,等上了大学,有充裕的时间,他可以打打工。

无论如何,他不会让弟弟过得太辛苦。

陶林逸想着事情,余光扫到弟弟仍然慌张的神色。

到底还是小孩,陶林逸叹口气,用力搂紧他的肩膀:“别想太多,有老哥在。”

他的话,简洁而镇定,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陶林湛怔怔看着哥哥冷静漂亮的侧脸,这句“有老哥在”,让陶林湛踏实了。

似乎就像陶林逸说的,天塌不下来。

就算塌下来了,还有哥哥帮他顶着。

从小就很优秀的哥哥,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他既是陶林湛的榜样,也是他的支柱。

陶林湛把头轻轻靠在哥哥的肩膀上,没那么不安了。

李崧回到家,客厅的亮着灯。

李培文打开电视当背景音,手里抱着平板电脑,浏览财经新闻。谢曼和高阿姨在厨房,大概在研究什么菜式,时不时传出说笑声。

现在每个周末,谢曼会过来一趟,李培文不论再忙,周末一定回家吃饭休息。

这个地方越来越像个家了。

李崧和平常一样,到李培文面前说一声:“我回来了。”

李培文点点头。

李崧没走,往沙发一坐,他说:“林逸他爸给他打了通电话,他和弟弟回去了。”

李培文刷平板上的新闻,淡淡“嗯”了声。

电视里的主持人播报各地最新消息,李崧听一会,站起来要走。

李培文抬头,看着儿子沉吟半晌,叫住他:“对了,给你说声,以后林逸不在咱们家住了。”

李崧愣住,回头:“你说什么?”

“你涛叔的公司开不下去了,估计下周吧,相关新闻会爆出来。”李培文说。

“那林逸回去,就是因为这个事……?”李崧攥着的手紧了紧。

李培文靠向椅背,点了点头:“应该是。下午我和镇涛通话,我的意思,叫林逸继续住在我这,别受干扰。镇涛没同意,他说他们是一家人,困难时刻,没有分开的道理。”

李崧吃了一惊,这一天到底还是来了。

他坐回刚才的位置。

“爸,”李崧看着他问,“当初,你为什么叫林逸来我们家?”

李崧难得想谈话,李培文停下刷平板的手,他架起腿,十指交叠道:“原来打算试试镇涛的决心,也是想给他点压力,如果总是依赖别人的帮助,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李培文不把李崧当孩子看,给他聊生意上的事:“你也知道陶氏科技主业是做芯片的,你涛叔是有理想的创业者,他想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愿意砸钱搞研发,摆脱我们在国际上的被动地位,这是好事。”

李崧“哦”了声。

不过说到这,李培文微微摇头:“可是,跟传统的生意不一样,芯片是高精尖行业,技术上存在天堑,难度大,条件艰苦。多少人前仆后继,失败而归。你陶叔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说着,李培文转回刚才的话题,透露了当年的想法。

最开始,李培文打算让陶林逸呆个两三年,就把他送走。

他工作忙,没功夫照顾孩子。

然而出乎李培文的意料,陶林逸聪明,懂事,太招人喜欢,跟李崧相处非常融洽。

小时候的李崧,是个问题儿童,他作为亲生父亲都很嫌弃。

陶林逸带李崧上医院,读书识字,像带另一个亲弟弟。

那次李崧把同学鼻血打出来,李崧的班主任不放心,后来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