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一帘风月闲 > 第63章 不知树下之弹弓

第63章 不知树下之弹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朔依然俯首行着揖礼,一本正经说道:“旌节”。声音坚毅决然,仿佛高位之上那人不应承,便不作罢。

太平公主倒吸一口凉气,不发一语,将身体缓缓倚靠在黄花梨竹节圈椅上,眉间阴鸷顿生,不时用食指重重扣着眼前案桌。本朝自建国以来,实行非常严苛的宵禁制度,夜间若无通行符节,不可随意行走,违者必究重罚。纵然有紧急之事,亦需层层上报,待中书门下省审核盖章之后,方可通行。如今朝中唯她得武皇信任赏赐,拥有此节。眼前之人,倒是有几分胆色,敢开此口,向她索求。

良久,太平公主寒声问道:“你要此节何用?”她今夜不过是与他第一次相见,对他知之甚少,若是他心存异志,持节行事,届时洛阳城内必将是一番风腥血雨之象,她又怎可许他旌节,做那借刀之人。

郑朔坦然道:“回家”,今日黄昏时分,他曾与王千芮说道,今夜定当归去,那便该是要回去的,他既往从未对她失约,今夜亦不会。可若无旌节在身,宵禁期间,他便出不得公主府,又谈何归家。

“家?”太平公主语气一滞,一道幽深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意味深长问道:“我怎听闻,今晨你已与家族决裂,可…还有家?”原本以为,他索求此物,是为起谋之事,不曾想,竟是为了宵禁之时归家,当真是有些出乎她所料。

“自是有的”,郑朔嘴角微微上扬,回想起清晨,那个踏雨寻他而来的姑娘,眉眼深处不知何时浮现出淡淡笑意,他自省得,从那时起,有她在的地方,往后便是他的家,纵然是茅屋寒舍,他亦会随她甘之而往。

太平公主不以为然,作思索状,追问道:“何处?”

郑朔微阖双眼,不想与眼前之人,此时仍在说些弯弯绕绕之语,遂直言道:“公主,当真不知吗?”她眼线遍布中原,又怎会不知今晨之事的后续。

太平公主冷笑一声,没有急着辩驳,反而调侃道:“不曾想,世子,竟还是个痴子。”她自是通过内线得知,他与王千芮之事,只是未曾想到,这勋贵望族之中,竟也能出个情痴,倒是让她有些意外。

郑朔无视太平公主的揶揄,沉声道:“公主,以前不也是吗?”,历史上记载,太平公主与薛绍情深意重,恩爱非常,若非他被牵连赐死,她又怎会在他逝世之后,性情大变,喜欢上权势之争。

太平公主怔忡一瞬,脸色倏然黯淡下来,已经十来年,无人敢在她面前,提起那个逝去的旧人了。世人皆知薛绍是她心中逆鳞,容不得任何人谈及,如今他更是含冤至此,未得沉雪,教她如何不心殇愤慨。而眼前之人,怎么敢,当她之面,提及故人。可想到大事未成,一切尚需隐忍克制,唯有快速平复情绪,冷漠道:“世子对我知之甚多,我却对你寡知微少,倒教我如何相信于你?”

“臣的软肋,公主已知,自是不敢行那对您不利之事。”他今日已将对王千芮的深情,显露于人前,就是生怕太平公主寻不到他的弱点,不肯取信于他。毕竟一个毫无破绽、毫无在意之人,又有何人敢用?

太平公主目光幽暗,不屑一顾说道:“世事无常,人心易变。”这世间男尊女卑,男子可三妻六妾,又岂会只钟情于一人,况他与王千芮成亲三年,形同陌路,纵然如今两情相悦,可岁月蹉跎,年华易逝,这份情谊又得几分真,几时长。

“不知公主,这些年,可曾易心?”郑朔不疾不徐反问道。

太平公主听罢,呼吸凝滞,再无往下交谈兴致,衣袖下的双手此时紧紧攥成拳,眼神狠戾,不怒自威望着郑朔,久久不语。眼前之人,怎么敢,如何敢,将她与薛绍的情份,与之混为一谈。

郑朔将眼前一幕,尽收眼底,今夜他特意提及她的禁忌,就是为了看她在盛怒之下,是否可以保持常态,隐忍而不动。如今看来,相较于太子,她确是更能忍耐,且更有储君风范,只是不知,这唐朝若是能再出一位女皇,又该是何等景象。可历史进程,又岂非是他一人之力,可以随意更改的。想至此,郑朔再次俯首行礼道:“一个月之后,公主自可看到臣的忠心。”

太平公主置若罔闻,缓缓起身,越过郑朔,行至殿前,抬手召来管事,吩咐道:“送世子归家。”说罢,取出怀中旌节,耳语一番,交与他。

“谢公主”,郑朔侧身面向眼前之人,再次行礼。

太平公主背对郑朔,敛眉凛声道:“一月之期,世子莫要忘了。”说罢,提步往前走去。

“自然”,郑朔待她远去,方随着管事,缓缓走出殿外。

王伯恩此时早已站于殿门之前,等候多时,见郑朔平安走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轻轻舒了一口气,出声喊道:“世子”。

郑朔朝他点了点头,因他们二人如今身处公主府,隔墙有耳,遂未再多言,默默跟随在管事身后,往府外走去。

此时明月当空,万里星空引路,一辆马车自公主府起,冉冉驶入坊间,因手持旌节,一路畅通无阻,无人敢拦。

“世子,已到府前。”管事示意侍从放下杌凳,随后上前拉起车帘,恭敬说道。

“有劳”,郑朔缓缓走下车,目光特意看着管事手中的旌节。

“世子,公主交代,您索求旌节,只为归家,如今奴已将您平安送回,这符节,便不需给您了。”

郑朔微微颔首,平和说道:“替我谢过公主。”其实他索求并非旌节,而是公主府的管事半夜手持符节,为他开路,这一路上,自然免不了遭到金吾卫的巡街盘查,这样,他便可将他与公主深夜交谈之事,公诸于众。

他要这一夜过去,天下之人皆知,国公府世子,已然依附于太平公主,且公主隐有夺嫡之心。

他更要将她推至人前,使朝堂之中,呈太子、武三思、太平公主,三足鼎立之势。

《庄子·山木》曾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知树下之弹弓也。

而他要做的,便是这世上,最好的一把弹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