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网 > 瑛娘养老日常 > 第63章 旱情

第63章 旱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得几日,徐雪芝带着印章与凭据来了铺子。

瑛娘一看印章便知那匠人的确称得圣手,只是临了来了几位订购攒盒的食客,她忙着去招呼,一时倒也没注意徐雪芝颜表未尽之言。

徐雪芝也不在意,见她确是不好分心,索性与她说了一声就自个儿先行去了后院。

也不知她与云氏说了些甚,待离店时,端是不认识她的食客也瞧出了她脸上的喜色。

“瑛娘,我瞧着你们着实忙不过来,今日便先回村头去了,改明儿你与你娘空了再到家中闲坐。”

“今日着实怠慢了芝姨,改日我们一定去庄上。”

徐雪芝摆手示不在意,乐呵呵乘车而去。

瑛娘本打算待鲜果上市后多做些果酱再去秦家拜谢,不成想,真到五月里,却先传来了灾情。

昨年便有旱情。

府城周边河水丰沛,农人辛苦些自也能保六、七成收获,若是没有增税,勉勉强强也能糊口,偏生旱情与重税压得农户直不起腰……

周边旱情倒是没影响到小食铺的买卖,只是云氏忧着外嫁的女儿,听得食客传言便在堂前走了神。

这几月小食铺的生意,瑛娘已经尽数交给了云氏,见云氏把着账本神思不属、幽幽叹息,便招来了小草,自个儿拉着云氏去后院。

“娘,可是担心姐姐们?”

“嗯……听着今年地里头怕是没几分收成,大家伙儿日子不好过,咱们在府城买卖倒是还能做,瑾娘和阿客却怕是不好卖那肉畜了。还有琼娘一家……都指着地里收成,今年这般,怕是不好过了。”

旱情持续了一年,整个府城界内的储水也救不了所有庄稼,如果六月还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估计只存一、二。

瑛娘不禁闭目。

她明面能动用的只有这几月小食铺的盈利,共计二千一百两余,但仓中还有存银一千五百两银并五百两金、以及能够置换成银的花露、颜料、墨锭、纸等,如果冒险清一清库存,约摸也能凑出万把两银。

如果只是旱情,从外收粮救济百姓也能保一时苟活,就怕天灾人祸并行,那般再多的银钱也救不了人命。

瑛娘叹了一口气,也顾不了那般许多了。

“娘这几日先别管食铺的活计,带着银钱走一趟。”

“好。”

能放下家中大小事务帮着收粮的也只有云客了。

府城周边能收的粮不多,云客便拿着钱跑远了些,只他一人恐一路不太安稳,便又拉了五个信得过的劳壮,带着瑛娘给的三千六百两银上了路。

云客出行,瑛娘也没闲着。

如今粮价不似从前,她并不觉得三千多两银能收回多少粮,索性叫玥娘守着云氏逗趣,自个儿驾车去了秦家。

眼下能信的唯有秦家了。

秦放与徐雪芝并非多话之辈,虽不明瑛娘为何清仓揽银,却无二话便先安排了人手清点货物与她结银,事后才避讳着问了因由。

“可是急用?若还缺银钱,不如先从秦家公账上借支些?”

秦放给的价十分客气,瑛娘也不计较那点儿零散的银钱,最终清仓所得一万一千两银。

依着目前瑛娘所了解的粮价,一万一估计能买来一万石稻米、一万石生麦并四十五万斤红薯,加上此前仓中所藏及云客能收来的稻米、生麦、生稻、红薯,最后约摸能出一百八十万斤稻米、一百二十万斤麦粉、五十万斤红薯。

若按一村四百口、一口一日一斤半的算法,这些粮起码能保差不多八个村子两年的嚼用。

应是够了。

瑛娘不觉得自己能救世,有这三百五十万斤粮食保府城周边不乱,便是足矣。

面对秦放的关心,瑛娘笑了笑,坦言道:“置换这些银钱也是以防万一,我手头还有此前从秦叔手头得的五百两金,便是这些银子全抛洒了也不怕。”

“成。”

秦放并非多疑之人,闻言只道:“今年庄上收成不好,正好商队要去南边儿,我欲收些粮回来备着,不若帮你也带些?”

瑛娘往年收粮的动作并不隐晦。

于秦家而言,丰县界内可谓无甚隐秘之事,故而,瑛娘坦诚,秦放便也处处与她打算。

瑛娘正想从商队借人,当即点头,“多谢秦叔,不过我有别的打算,秦叔可否借两队人马与我?”

瑛娘信任秦放,却不尽信商队管事。

而且此番囤粮,她不打算要生稻,且收来的生麦也要全部碾磨成粉,这般便不好全拖累秦放,如果能借到人,再由汪文、汪武两位兄长领队最好。

秦放一听倒也没拒绝,细想之后便应了,“那便借你两支五十人的队伍。”

“多谢秦叔!”

两支队伍想要收够价值一万多两的粮也不容易,秦放开了口,没几日汪文、汪武便带着队找上了小食铺。

大房母女三人离家营生并非小事,数月来老两口都没能气顺。

汪文、汪武来前归过一回家,这回便也帮着汪点柱带了分利银钱与云氏。

云氏已然许久未曾想起被留在大王村的汪点柱,捧着坠坠的钱袋子,一时有些不知该如何言语,喏喏道了谢,便埋首去了后院。

汪文、汪武诧异地挠头,不及交流,瑛娘便站出来带了他们去角落细谈。

“秦叔打算往南收粮,两位哥哥便先带队往北边探探路,若是顺利便收些昨年的陈粮。这批粮以稻米、红薯为主,收得生麦也要请人磨粉,所以还需你们多上些心。”

“好。”

“这两年赋税加重,今年的行情还不知如何,亦不知北地可有灾情,粮价几旬,你们这一路行走打听消息,也要多加注意己身安危,万不得已时,粮、钱都是次要,保命要紧。”

“妹妹放心,我们一定注意。”

商队的事汪文、汪武早已门清,瑛娘便不多言,招待两兄弟吃过便自顾自忙去。

这几月来秦彧往小食铺来得勤,他的心思瑛娘自然琢磨出了些许真意。

况且母女闲话时云氏也多次提起相看之事,隐晦之意听着似是对秦家非常满意,唯独担忧两家门户不当,怕她嫁去秦家也过不舒心。

瑛娘自是不怕受秦家委屈。

秦放与徐雪芝与人和善,秦家一众也早已知晓她并非普通农户女,哪怕她与秦彧真成了事,秦放与徐雪芝也不见得会叫她从此做个相夫教子的后宅娘子。

更何况……秦彧此人实在合她的心意,无论音容都叫她欢喜,所以从心与他往来,只看他何时能主动踏出一步。

前几日秦彧送来了一卷游记孤本,瑛娘欲投桃报李,便打算做些稀罕的小食叫他尝味儿。

秦彧口味偏甜,正巧近来梅子正盛,她便熬了果酱,又舂了些江米来做夹心的甜点,待得秦彧下值再叫小草送去秦宅。

秦彧如何欢喜尚且不知,又是一旬过去,云客与那五个劳壮拉着满满六车粮来了府城。

这一路云客一行人走得并不安稳,好在有惊无险,倒也算是满载而归。

“周边的粮价已然与府城粮价同高,我已与安县十几个村子的村正说好,约摸能收到价值三千三百两的粮食,全是昨年产出的新米和麦、薯。只是我这方能帮忙的人少,便只能请各村村正集合人手往府城送来。”

说罢,便把这回奔走剩下的银钱交还给瑛娘。

云客做事细致,这般安排自然比他带人奔走更妥帖。

瑛娘点头谢过,思虑云氏心忧,正欲问云客今后打算,便听他继续道。

“此次我们不止去了安县。”云客的表情说不上好看,显然远行所见实属算不上好,“骏阳府界内还算好,今年春耕种下的粮食都能看见收成。但骏阳府与外地交界处已然能见旱情影响,今年秋收怕是都不好过。”

云客并非一门心思种田养家的农户,自农税增赋后他便想办法扩建了肉畜笼子,这两年也新置了不少田产,但他不擅农事,也不欲叫瑾娘被农务劳累,所以这两年基本都是以银代税,田地都赁给了乡里去管理。

眼下旱情减收,秋收后还不知光景如何,云客就怕府城界外受灾至颗粒无收,到时估计只有居于府城才能免受灾祸。

云客此番带回的粮约摸只有百来石,瑛娘不好叫他们白跑一趟,便一人与了两锭十两的银元宝,这才叫了谢梅来招待那五位劳壮去酒楼吃酒,自个儿带着云客去了后院寻云氏说话。

“娘!”

云氏近来多忧虑,神情略显萎钝,见云客奔走之余精神尚佳,一时欣慰道“好”,稍后才幽幽一叹。

瑛娘知她所忧为何,拉着她坐下,才与云客试探,道:“娘近来有意帮我相看,若是家中无事,姐夫可能带姐姐来府城与我们团聚?待我说了亲事再回?”

云氏乍怔。

云客倒没多想,心道瑛娘确是到了说亲的年纪,如今又在府城营生,普通农家子怕是入不了岳家的眼,能在城中相看确实比回村头蹉跎的好。

瑾娘性格绵软,就算进了城也不见得能出什么主意,不过眼下这般境况,以团聚为名暂避府城,倒是不易叫乡里觉出什么别的坏意思来。

“今年家里未新养鸡、兔,妹妹且等几日,待我将家中的肉畜处理干净再陪瑾娘来府城与娘和两位妹妹团聚。”

“好。”

云氏没想此事如此简单,怔然过后也松了口气,乐呵呵应了声好。

“那小婿便先回村头休整了,娘与妹妹留步勿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