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那天,荣府在大花厅摆了几席酒,安排了几出戏,请了贾家族里来往的多的亲友,算是家宴。
王夫人本来忧心贾母会因为前日的事情不高兴,这几日在贾母面前也是小心翼翼。
没想到贾母却是神色如常,并没有对她与王熙凤再说什么严厉的话。
问起元宵节的安排,贾母也很是体谅,只是说你们看着打点。王夫人略略放了心。
冬日天黑得早,酒席自午时开始,一直要到深夜。
晚上天刚擦黑,荣府上下就亮起了各色灯笼,样式繁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戏刚唱了两场,贾母推说身体不太舒服,受不了冷风,想去安置了。
众人还劝贾母,不如到暖阁里再热闹一会儿,也被贾母拒绝了。
贾政看出贾母心事,摇头苦笑了下,没说什么。
“母亲,刚才吹了冷风,头还疼吗?”贾政与鸳鸯一起搀扶着贾母回了屋子。
贾母靠着软枕,神色淡淡。
贾政见状,吩咐鸳鸯一众丫鬟先退下了。
贾政跪了下来。
“前两天,是儿子错了。”贾政说道。
“初一那天不是已经跪过了?现在又像什么样。”贾母说道。
贾政就知道她仍不高兴。人年纪大了,有时虽然明白道理,却仍会憋气。
贾政便又将之前与贾母说过的道理细细说了一遍。
“你说得我何尝不明白。”贾母神色稍缓。
“元春虽在宫中,但宫中的日子总是难过。儿子真是后悔当初将她送到了那个地方。哪里又到了非这样做不可的地步了呢?”贾政觉得还是亲情牌比较好用。
贾母叹口气“那是不得已的事情。”
“自从外甥女来京后,姑爷那里每月都有两三封信来。他如今虽身居高位,但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贾政又说“儿子与他都认为如此下去,四大家族倾覆之日,不出三五年了。”他故意说得严重些。
“咱们几家,彼此互有姻亲,在圣上眼中,自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圣上若是有心铲除一些大族人家,自然不会放过咱们几家。”贾政继续劝道。
“是这样道理没错。”贾母点了点头。
“母亲年迈,又怎么能忍心看到家族倾覆的那一天呢?若真是到了那个地步,大人们倒也是罢了,那些小的,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还有外甥女,又将如何呢?”
贾母已经很是动容。
“敏妹走得早”贾政叹口气,继续说“外甥女生来体弱,若是再受了大刺激,怕也···”
“不要再说了···”贾母眼睛紧闭,不愿再想。
“都依你的就是了。”贾母悠悠开口。
贾政知道,贾母只是想看看他的态度。这样全然为了家族大事与子孙后代的态度,她应当会满意了。贾政走出贾母屋子,心想。
贾政回到席上,走至宝玉身前,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老爷,此话当真?”宝玉一声惊呼,众人都看向他。
贾政笑着点点头,走开了。
宝玉忙忙把姐妹几个聚在一起,悄声说道“老爷说要带咱们几个去灯市街看花灯,让咱们一会儿悄悄走开,穿好厚衣服,每人只带一个丫鬟,在西角门等他。”
姐妹几个听了,无不欢欣。
“老爷,不过是带几个孩子去看花灯,用得着让他们举止神神秘秘的吗?让人看到了,更要起疑。”王夫人问贾政。
贾政笑一笑,故作高深地说“小孩子总喜欢背地里做事,因为刺激。越是这样行事,他们就越是期待,其实我早已吩咐好了下人,直接放行就好。我那样吩咐宝玉,是故意逗他们的。”
王夫人听了,一时语塞,分不清贾政和孩子们谁更顽皮。
“我便不去了吧,府里还摆着酒,戏也唱着,需要有人主事。”王夫人犹豫道。
“我一个人怎么带这么多闹腾的孩子出门?还是有你在好一些,他们都与你亲近。”贾政劝道。
“府里的事我都吩咐过凤丫头了。”说罢,又为夫人披了件锦裘。
王夫人这才点了头。
孩子们都穿了厚厚的披风,各自带了一个丫鬟,鬼鬼祟祟地来到了西角门。贾政王夫人与锦屏正在那里等着他们。
“老爷,我们一路上都很小心,没被人发现。”宝玉轻声说道,话里藏不住的兴奋。
贾政满意地笑笑,说“宝玉办事确实妥当。”
王夫人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却被贾政看了一眼。
“咱们快出去吧,站久了,一会儿看门的妈妈就回来了。”探春小声说道,她以为那个看门妈妈是被贾政支走了。
贾政扶着王夫人,大摇大摆出了门。后面几个孩子仍旧小心谨慎。
只有黛玉,低声笑了出来。
宝玉牵着黛玉手,急说“一会儿出去再高兴,小心被发现了。”
待走出宁荣街,一行人才松了口气。
“林妹妹方才笑什么?”宝玉问黛玉,他只以为黛玉是因为出来玩,太高兴了。
黛玉看一眼贾政,贾政顽皮地看了回来。
“我笑你们几个公子小姐,往日里那么聪慧,今日却这么笨!”黛玉说罢,躲到王夫人身旁。
“好你个林姐姐,怎么突然骂我们几个?”探春也起了玩闹的心思,与迎春一起围住黛玉,专门挠她怕痒的地方。
“好姐姐好姐姐,我错了,饶了我吧!”黛玉受不住了,连连求饶。
公府里过元宵节隆重,平民百姓之家也是相同。
灯市街是京城元宵节人最多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这附近铺子都是卖灯笼与节庆物品的,因此各种节日,这里都是摩肩接踵。
还没到灯市街,路上已经挤满了人,两边是支了摊子的商贩。行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都是笑容满面。
“你们在姑娘们旁边,跟紧一些,不要走散了。”王夫人吩咐着丫鬟。
“老爷,这里人太多,不如咱们找个茶楼,坐在里面看花灯也是一样的。”王夫人还是担心孩子们出事。
“我已经吩咐了二十几个人暗中保护了,不会出事的。”贾政凑到王夫人耳边说。
“夫人也难得出来,不如专心看看风景。”贾政笑道,挽紧了王夫人。
王夫人的担心不无道理,这几个孩子难得外出,且今日又是元宵节,他们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黛玉和迎春还好一些,宝玉探春两个本来就活泼,如今真是海阔天高任他玩了。
每经过一个摊子就要上前去看一会儿,没走多远,东西先买了一大堆。
“林妹妹,你看这块暖玉真有趣,像条小鱼儿,留着给你做扇坠好不好?”宝玉笑嘻嘻地拿出一块刚买的暖玉给黛玉看。
“暖玉正好配黛玉,二哥哥有心了!”探春打趣道。
“我不是也买了一方章子给你嘛,你还打趣我!”宝玉哼了一声。
“什么章子,我也看看?”黛玉感兴趣问道。
“檀木做的,只是外型别致,我很喜欢。”探春拿出那方檀木印章,给黛玉看。
“写的是自在随心,三妹妹确实像有佛缘呢!”迎春看了也很喜欢。
黛玉点点头,印首是山峦的造型,确实像探春喜欢的。
“那给你们也挑一个好不好?那边还有好多呢!”探春建议道。
姐妹几个欢欢喜喜去挑印章了。
挑好了印章,走走停停,终于到了灯市街。果然比其他街更热闹,两边挂满了各式的花灯,灯笼下还挂着一些纸条。
他们走进了一看,原来是灯谜。
贾政笑道“这是文心斋弄的,他们家卖笔墨纸砚,做这个正好提高知名度了。”
此时文心斋门口摆了几张大桌子,正预备着给有了答案的客人兑奖呢。不时有人扯下纸条,拿去兑奖,那里早挤满了人。
“我们也去吗?”宝玉有些跃跃欲试。
“还是不要去了吧,要等好久呢,再说咱们也不差那些东西。”探春摇摇头,毕竟人太多,他们几个年纪小,不好也挤到那里,也不想久等。她还是喜欢自自在在地看花灯,逛小摊。
“猜灯谜家里也可以,就不去了。”黛玉觉得太闹。
迎春注意力主要在看花灯,不在乎什么灯谜,另外她也不太能猜得出。
宝玉瘪瘪嘴。
“咱们再往前走,那里正放河灯呢!”贾政安慰宝玉。
“那正好!我要买许多河灯,给好多人祈福!”宝玉喜道。
“再有多少心愿,一盏灯就够了。”王夫人笑道。
“宝玉又犯傻了。”黛玉笑他。
这时,宝玉走到黛玉旁边,悄声问她“刚出门时,你笑什么呢?我一直不明白”
黛玉食指轻点宝玉额头,笑道“你这呆子,还看不出来舅舅是逗你玩的嘛!”
宝玉瞪大了眼睛。
“往日里你我身边,不知道要跟着多少丫鬟婆子,今天每人只带了一个人,一路上却没旁人看到咱们,怎么可能呢?就连大门口,连一个守门人都没有,更是怪事,你却想不到。”黛玉佯装叹了一口气,“成日家还说宝二爷聪慧呢!我看也是未必。”
“我看也是未必”探春听他俩说悄悄话,也凑了过来。
宝玉也不恼,回道“你们都笑我,我才不和你们小孩子计较。”
“敢问宝二爷今年高寿呢?”黛玉眨眨眼睛,继续逗宝玉。
宝玉也很配合,模仿老人样子,假装拄着拐杖,还假模假样的咳嗽两声“老夫今年,足有八十三了!”说罢,一只手还捶了捶腰。
众人都被他这模样逗得大笑不止。
沿着灯市街,他们慢慢走到了阳华河。河流两边也是行人如织。
河面上,花灯如海,波光粼粼。灯火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忽明忽暗。
走到这里他们都有些累了,几个孩子都是静静看着河面,各自心事在心里流淌着。
孩子们挑选着喜欢的河灯样式,拿笔在上面写着。贾政也让他们的丫鬟都买了灯。
黛玉最先写好,走到河边,蹲下身子将灯放进了水里。看着河灯悠悠飘向远方,黛玉的目光追随着灯,也渐渐朦胧了起来。她站在那里,不知想了些什么,轻声哼了几句扬州小调。
“妹妹哼的哪首曲子?”宝玉把自己的河灯也放过了,又站到黛玉旁边,好奇问道。
黛玉眨眨眼睛,没有回答,笑着走到迎春与探春身边,看她们写了什么。
“都写好了吗?”王夫人笑着问他们。迎春探春点点头。
“快去放了吧,肯定灵验的。”贾政笑着说道。
姐妹几个又都嬉笑着,凑到河边去了。
“三妹妹以后想做诗人吗?”黛玉看过探春的河灯后,笑着问她。
探春轻笑着摇摇头,“我没有那样的奢望。”
她的眼睛看向水面,又说“女儿家日后长大了,成了亲,不过也是相夫教子,做个管家太太罢了。”探春叹道。
几人见她神色认真,都没有开口打趣。
“只是,有时也会不甘心。”探春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迎春却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的宿命,人人都是如此。”
“我说你们两个怎么都发起愁来,难得出来玩一次,不要这样忧虑了。”宝玉劝道。
黛玉很是能体会迎春与探春的愁思,也叹了口气,悠悠吟道“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宝玉却着急了,“你们若是都不高兴,打我一顿也可以,只是不要都这样难过,你们这样,我心里也不好受。难道就不能姐妹们终日待在一处,永远也不分开吗?”
“又说傻话了”探春微微笑了笑。
“若是能逗笑你们,再说多少句傻话都不碍事!”宝玉说道。
“那我们就成全你一片苦心吧!”黛玉笑着在宝玉胸前轻捶了一下。
“二姐姐,你还伤心吗?”宝玉又问迎春。
“逗你玩呢!”迎春说罢,躲到了探春身后。
几人又闹在了一起。
“这个年纪可真好,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王夫人看着孩子们的背影,笑着说,话里颇有些怀念的味道。
“夫人的还没有放。”贾政又拿了一只河灯,要递给王夫人。